我分別在拜五(12/10)觀賞了一部《整形行不行》的紀錄片,拜六(12/11)參加了該活動舉辦的《2010年情色影展暨性別暴力國際研討會》還有拜日(12/12)下午的《我們的祕密》跟《最遙遠的愛》,結果其實比較羶色腥的我都沒看到呀,冏。
先來談談這部《整形行不行》的紀錄片好了,導演是一個三十幾歲的女子,育有二子與男朋友同居,母親是一個女權主義分子,導演從母親身上學到的概念是:女人不應該要修任何毛髮去取悅這世界或是迎合這世界上的價值觀。導演想要探討的是,基於美麗這種東西是相對的事物,現在已經不是你選擇要不要整形,而是當整形者為大多數,而不整形者為小眾時,小眾所受到的壓力。整形並不會使人感覺更良好,也部會因此讓人有比較長遠的快樂。至少沒有很明確的指標或是報告可以指出整形對於人的心裡有正向影響(讓我們扣除掉有巨大明顯殘缺的案例)。
片中有採訪一個美國的整形醫生,意外的是他與影集整形春秋裡面的醫生有著驚人的相似點,他們皆可以在病患身上找到為數眾多的需要改進的部分,而且他們二者些是很富有。可以從這邊看出來的是,整形醫生所販賣的是一種現代人稱之為『美麗』的產品,若給你一種修正的機會讓你可以不需要屈就於與身俱來或是後天造成的樣貌或是體態,這筆花費也算值得。但我想探討的是,我認為若是以一種中性的心態看待整形這種事物,其實我個人覺得無礙。他就是一樣商品。但是,在片中有一個15歲的女孩決定要做陰唇手術,因為在雜誌上的花花公子女郎都是長這樣子的陰唇,他不希望以後男朋友看到她如此天生不完美的陰唇。然後其母親表示,他很驚訝為什麼保險公司不予給付這費用,畢竟這費用是他們所認定的必要的花費,為什麼不給付?從這邊可以看出兩個問題的糾結,一者是這母親顯然給予教育不足,若在已經知道這些雜誌上的女人皆是人造的陰唇,是否應該要將這點告知自己女兒或是請他再考慮要是男朋友因這點而嫌棄他的行為是不成熟的。再者,母親提出這筆費用是必要的花費,因為這會使女兒更加開心,我總認為這種像是吸毒一樣的行為只能取得短暫的開心,當你知道你只需要花一筆金額就可以得到雜誌上一樣的巨乳、陰唇等等,到底是因為你真的想要你真的需要,還是你想藉由得到這些副產品而想像自己就是圖片中的女郎。是的,女郎看起來性感又迷人,但不代表他們性感跟迷人的前提一定是這些人造產物。你可以很不滿意自己的體態,你可以不想藉由自然的方式改善或是接受他,但是若你認定藉由改變你的外在可以進而改變你的心態以及內在我想這就是妄想了。
當然在片中也探討了,是不是這些平面媒體也有錯。所有的照片皆修過圖,讓人看起來更高更受更窈窕。是不是當我們每天都在這種洗禮下,我們更會認定自己這種自然的姿態是一種不正常的姿態,為什麼沒有這麼高挑這麼精實、皮膚沒有這麼好,是不是這些雜誌、保養品商以及整形業者聯合起來的瞞天大謊?而我們身陷其中,卻不自知。這點的確值得深思。
第二部是《我們的祕密》,內容講述一對姊妹年幼時被父母的好友猥褻對其一生造成的影響,這部片裡我看到了往往施害者它並不能理解受害者的苦痛,也不願意去想,就只是單純的放縱自己的慾望。有時候只是一個單純的小石子單純的動作,卻在被害者的心中蕩漾了一輩子,成為她久久不能逃離的夢魘。
第三部是《最遙遠的愛》,內容是講述台灣一些家暴婦女的心路側拍以及那些身處於此環境的孩子的紀錄片。看的時候很心酸,沒有一個人是應該被另一個人這樣子對待的,無論起始點是愛或是恨。片中很多婦女逃離了卻進入了現實的另一個挑戰,無論是面對請求司法的保護抑或是自我謀生的現實面。映後,我還是不能明瞭這個片名下的原因為何,是因為在這暴力情況下還是有存在著對方的愛、抑或是因為這種暴力對待後一切的關愛以及幫助對於受害者來說都是無感或是無法傳遞到心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