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勞倫斯‧卜洛克/著
======================================================
這本書其實還蠻有趣的,
相較作者其他系列:雅賊跟潭納我比較喜歡這系列。
這本書裡面主角是一個提前退休的警察,
他在混亂的紐約市裡面想戒酒的故事,他在中間不停的懷疑自己戒酒的決心跟目的,
會不停的像是強迫症的去最近的戒酒協會聽講(可是都沒在聽)。
每天早上的強迫症行為是看著社會版,然後每天想起這紐約市八百萬人可以有的八百萬種死法。
無稽的殺機跟毫無意義的死去。
我特別喜歡裡面一個女房客的說法:
『
我盡量不去想她已經被殺,或者事情怎樣的發生的。
你唸過一本叫做《水船下沉》的書嗎?
書裡面有這麼一個養兔場,養了半馴服狀態的兔子。
那裡食物供應充足,因為人類定期留下兔食。
那兒可以算是兔子天堂,只是養兔人的目的是要設下陷阱,偶爾享用兔子大餐。
生還的兔子從不提起這個陷阱,也不願談到他們犧牲的同伴。
他們有條不成文的規定要假裝那個陷阱不存在,而他們死去的同伴也沒有活過。
知道嗎?我覺得紐約人就向那些兔子。
我們住在這裡,為了是這個城市提供的任何東西─文化,工作機會,不管是什麼。
每回這城市殺掉我們的朋友和鄰居時,我們都背過臉不看。
當然我們是會花一兩天看到,討論這些消息,可是馬上又拋諸腦後。
因為不這樣子的話,我們就得採取行動,但我們不行。
要不我們就得搬家,但我們不想。
我們就像那些兔子,對不?
------摘自第十八章 兩百一十七頁
』
我們就像那些兔子,對不?
我們看到一些人死去,我們會哀憐,也會一部分慶幸遭受此等遭遇不是我等。
然後別過臉,我們繼續生活。
因為如果不這麼做,我們只能悲哀的承認我們對這世界跟社會一點影響力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