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一直覺得旅行,除了把當地的口味印在味蕾上,
如果更能夠實際的學起來並帶回來跟親友分享,是一件很棒的事情。
所以這次跟友人規劃的西班牙旅行的時候,特別挑了一天晚上,參加了一堂料理課程。
其實這料理課程意外的熱門呀(我想因為是英文課,在西班牙講英文的人不多呀!!!)
陰錯陽差的挑中了這間Cook & Taste ,後來並在一起上課的同學口中得知
這可是traveleradvice的大推薦項目耶。
我個人而言,雖然同學大力讚賞大口喝酒跟吃飯,但我認為老師的東西做起來很家常很普通呀。
(難不成我變挑剔了!),但我覺得這也不乏是一個有趣體驗課程啦,值得跟大家分享一下,且老師料理的時候也會講一些他們平常的生活,用這種方式瞭解一下當地的飲食文化也是不錯的。
我去上的時候一堂課65歐元,含餐點及酒水,以當地價格而言算是很親善可愛的價格,主要的料理是以加泰隆尼亞地區為主,並不會先公布菜單,採預約制,但可以先寫信問老師大概的菜單,有一位同學是素食者,老師有另外幫他準備素食的海鮮飯。
今天課程的菜單如下:
加泰隆尼亞番茄麵包(Pan con tomate)(前菜) 烤大蔥(calcots)(季節限定) 西班牙蛋餅 (tortilla de patatas) 西班牙海鮮飯 (paella) 加泰隆尼亞布丁(crema catalan)(甜點) |
當日最喜歡的料理是加泰隆尼亞地區番茄佐烤麵包,簡單卻讓人有種餘韻。
回來發現我竟然沒有單拍麵包Q____Q,我好傷心!
加泰隆尼亞地區因為較接近法國,在口味上會較偏向法國的口味。
一路從馬德里南下再到巴薩隆那的我們,雖然覺得口味倒也沒有偏向南法,但的確口味細緻好吃很多。
一開始老師先跟我們介紹,跟其他西班牙地區大不相同的是,加泰隆尼亞地區的人熱愛番茄,而且是本地產的番茄,最簡單的吃法就是在麵包上塗上番茄、佐上橄欖油及海鹽,如此簡單就是一餐了。
但在一般的餐廳,你卻不一定吃到的是本地的番茄,較大可能是羅馬番茄。因為後者的價格幾乎是前者的一半以下,下圖就是老師在介紹這是一般羅馬番茄,他們本地人較不愛吃。

而下圖這小巧可愛,串珠式的番茄才是本地產的番茄。就單吃而言,加泰隆尼亞地區的番茄倒是不會多鮮甜,就是覺得番茄皮沒那麼的厚,纖維並不會太粗,比台灣的牛番茄多一絲甜味,但也不到驚艷的程度,但~把烤得微焦熱騰騰的法式麵包取出,將大蒜往上刮抹幾下,將對切的番茄稍稍施力擦抹上去,讓讓整個切麵紅澄澄閃爍著番茄的汁液,隨意的淋上橄欖油以及海鹽。卻能讓你的舌尖嚐到濃郁的番茄香味及甜味。當地產的蒜頭味道濃烈,不宜塗抹太多免得奪去番茄的風采。


接下來要開始處理第二道菜,烤大蔥(calcots)(上圖),這道菜我們其實上課前幾天有在餐廳吃過。
當老師講的時候,我跟友人真的有種~「哇哈哈,我們真是太專業了已經吃過了啦。」的那種收集完破關勳章的那種滿足感。(到底是什麼?) Calcots在餐廳的菜單上翻成Green onion,先前民宿主人是跟我們說他是介於洋蔥跟Leek之間的蔥,吃起來有點像是比較不嗆的青蔥,烤過後有種甜味。是喜歡吃蔥的人的心頭好。這道菜我覺得特別的點在於它將烤過的蔥沾一種叫做 Salsa Romesco的醬料(下圖)。
我現在回想起來,我好像有在波登的旅遊節目上看過有一輯專門去green onion農場吃烤青蔥,
但我不記得他們有沒有沾醬了,也不知道到底是不是同一種青蔥啦,印象中好像地點不在西班牙。
台灣倒是比較少把青蔥拿去烤,也許下次我可以拿宜蘭三星蔥來試試。

這種沾醬在每個餐廳都會有點不同,主要的材料有:烤過的蒜頭、烤過的番茄、烤過的洋蔥、烘過的榛果、烘過的杏仁、乾紅椒(ñoras)、一片烤過的麵包。其實這沾醬處理起來有點麻煩呀!最特別的在於,裡面有用紅椒曬乾後的乾貨(下圖),然後浸水後只取他的果肉放進醬汁裡,可惜的是那天同學烘椹果跟杏仁的時候烤焦了呀=口=,老師不可以放那個不會下廚的美國女人上去啦(哭哭),所以醬汁裡待了點焦味。我其實沒上課前,我去餐廳吃的時候一直覺得是花生,沒想到是榛果。最後把處理好的所有材料打成泥,依據個人喜好加入鹽及醋調味。將烤好的大蔥外皮剝掉,沾著醬汁就可以吃了。

(上方為取至的網路圖片)
接下來老師拿出了一個超大的西班牙海鮮飯鍋,我本來是想說要是真的海鮮飯這麼好吃,這麼優我肯定是要背個鍋子回來的!(雄心壯志)但其實我吃起來也覺得就普普通通,有點感受不到他這樣子傲視群雄的感覺呀,是不是我沒有吃對餐廳(?),而且我覺得番紅花好像沒啥特別味道。說到此,西班牙人很喜歡搞一些最大海鮮飯紀錄(可點連結看影片),我比較想知道你們用了多少番紅花(該不會是用色素吧)。
老師有提到,有些便宜的或是不良店家,其實會用食用色素代替番紅花,番紅花就是主要提供海鮮飯色澤的主要功臣,但老師也補充,但我們家有時候也是偶爾會丟點黃色色素啦,就會漂亮一點嘛。
老師有特別提到,番紅花要先加到魚湯裡面,而不是往炒鍋裡放,這樣子很容易讓番紅花焦掉且無法引出它的香味。以往番紅花因為其價額高昂,所以有一陣子可以被當作現金交易,在一些店家,番紅花是用克為單位在販賣的。

其實海鮮飯並沒有一定的內容物,他有點像是我們炒飯可以按照自己冰箱的庫存調整一樣。
下方就是一些今天海鮮飯的材料。我比較震驚的是,欸煮的時候先放蝦子,這樣子蝦子不就會老掉!
下方就是一些今天海鮮飯的材料。我比較震驚的是,欸煮的時候先放蝦子,這樣子蝦子不就會老掉!

下圖是老師特別給我們看說,這可是這附近產的米!
西班牙海鮮飯一定要用這種米,但這種米吃起來倒是也沒比較Q彈呀。
我們可是從米食為主的國度而來的,怎麼可能被你們比下去!
米的話挑選主要是耐煮不會軟爛,老師似乎有調整過整體的鹹度以及米的硬度,
不如旅遊書上及大部分人對西班牙海鮮飯的觀感,過鹹以及過硬,其實需要衡量是否有搭配酒類的問題。喝酒的話,菜色稍鹹倒是無所謂。



老師在課堂中很貼心地頻頻來問一下我們這兩個東方女人,為什麼沒有像是隔壁的美國大叔大嬸一樣驚呼連連呢!!不喜歡我們國度的食物嗎?我們很勉強的想說,老師你快拿出真本事,我們想吃更精緻的食物(欸),一般來說,西班牙的飲食為地中海飲食,多以橄欖油為主,就算到了受到法國影像較深的加泰隆尼亞地區,奶油入菜也是較少見的菜色,我認為本日的海鮮飯並沒有勾出海鮮類的鮮甜味道。我猜想是魚湯不夠濃郁,或是也許海產的比例需調整,我個人是覺得加入一絲奶油會讓整體口感更滑潤。
對於本日海鮮飯的觀感是普通啦。只是老師你提供的紅酒及白酒很不OK。
我在西班牙天天喝酒,到了這邊已經有10天的經驗值了,我可以喝得出你比一般餐廳的餐酒還不OK。
接下來就是西班牙蛋餅,欸這道菜比我想像中的還油滋滋=口=!
一開始,先是將大量的洋蔥以及馬鈴薯切片,然後在橄欖油裡低溫油炸20分鐘。
注意橄欖油不要用初榨的,那種燃點較低,用一般最便宜的那種就好,那種燃點大概200左右,
可以重複使用,所以馬鈴薯是用炸的,這熱量好驚人!
接下來再把炸好的馬鈴薯以及洋蔥冷卻,與蛋汁混合,倒入平底鍋內,因為除了蛋以外的食材都已經處理過了,所以只要把蛋煎的上色即可,今天做的是一個蛋半熟,一個全熟的口味。這道菜冷吃熱食都可以,很多TAPAS的店家前菜都有送這個,在西班牙,馬鈴薯的口味較綿軟香甜,與台灣省產的馬鈴薯不同,還蠻適合單吃的。

下方是半熟的馬鈴薯蛋餅。

最後的甜點其實是第一個做的,因為需要做完後冷卻,與一般布丁不同點在於他加入了麵粉。
做起來有點像是卡士達糊的味道(不過兩者我印象中內容物是差不多僅差在奶油),在西班牙吃布丁時
幾乎是家家都加入了肉桂,而且是毫不手軟的加法。讓我不吃肉桂的友人都快哭了。
稍感可惜的是,以這種料理教室來說,布丁應該要提供新鮮的香草莢才是呀!
做好的布丁糊要先放涼後進冰箱,等要食用的時候再取出,在涼透的布丁表面撒上一層糖(份量外)
使用噴槍烤成漂亮的焦糖色,吃之前鏘鏘的敲破焦糖,整口吃起來就是濃郁的肉桂味及微苦的焦糖味。
唯一缺點是,外國人口味還是太甜了OTZ,回家我可能需要調整大概少個1/3糖的份量。

整體而言,我認為料理教室食物雖然不那麼的精緻,也不像我在台灣上的料理教室這麼注重擺盤
及氣氛。但是老師親切,英文的口音也不重,英文以西班牙人來說相當的好,這課並不需要有些料理基礎的人才能夠上,以體驗當地生活及飲食來說,算是一個不錯的經驗。
若是巴薩隆那有點空閒跟餘裕,倒是可以來走個一遭。不過記得得先預約,位置有點點難找。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