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前陣子,雷爸帶著我們跟風去吃了最近新開張的冶春茶舍。
不虧是雷爸(再度景仰再三),到底是從哪個管道吸收到這些口袋餐廳的。

我邊動筷邊質問著雷爸,等等這揚州菜到底是.....什麼?

雷爸:「我們之前去吃的銀翼就是揚州菜呀」,並順便表示他相當喜歡銀翼的乾麵。
我腦子溜轉了一番,只記得在銀翼的時候跟風點了隔壁桌的燒賣,我相當不喜歡那皮粗肉糜的口味。
而我娘親大人僅是記得他的豆腐湯刀工了得。

所以什麼是揚州菜?????

---以下是網路資料整理------

 
 淮揚菜的特點:口味清鲜平和,咸甜浓淡适中,南北皆宜。并且,淮扬菜的选料尤为注重鲜活、鲜嫩;制作精细,注意刀工,尤以瓜雕享誉四方;调味清淡味,强调本味,重视调汤,风味清鲜;色彩鲜艳,清爽悦目;造型美观,别致新颖,生动逼真。做工精细,特别讲究刀工,注重菜品形态和雕刻。色香味形俱佳。   

    选料讲究时令新鲜,原料以河鲜比重较大,“醉蟹不看灯、风鸡不过灯、刀鱼不过清明、鲟鱼不过端午”。 烹饪善用火候,擅长炖、焖、煨、焐、蒸、烧、炒。 风格雅丽。格调高雅。

出處:百度
----------------------------------------

簡單來說,他就是很「搞剛」、講究時令以及一種淡雅均衡的味道。
我也就順便也一口氣看了一下這間冶春的來頭,怪怪是間兩百多年的老字號!看著簡介以及歷史,似乎就是一個文人騷客最愛的喫茶看報好去處。

揚州在蘇州裡面,然後蘇州就是下面的紅色區塊(提供給我一樣地理很糟的人)。
這樣子看起來,雖然歷史都說揚州因為位於南北交通樞紐,所以才會口味南北兼具,
地圖上看起來也是很偏呀!


廢話不多說,我不是很喜歡這間餐廳,他不是頂合我的口味的。(疑:那為什麼廢話這麼多)


許多道菜都看起來很精緻,但....不是不覺得刀工不重要,我只是覺得刀工什麼的他只是會在味道上加成,但刀工是一個技術手段,並不是一個會讓食物獲得讚揚的主因呀。
 
大體來說扣分的點在於,第一我們的位置是外面那種有點像是亭子的位置。
如果旁邊是小橋流水人家的話,我當然是喜不勝言,但是他在京華城旁邊就是路人走來走去呀!
這樣子我這頓吃起來有種....百貨公司的地下街的感覺。




第二,他上菜的速度很詭異,一開始上太快,我有阻止了一下,接下來因為辣椒魚需要等半的小時(非加點),似乎感覺上是我們吃到一半才開始煮,於是就拖很久很久。使得中間有一整段空檔時間,相當無聊。我們在吃小籠包的時候,他薑絲只上一小盤,有跟他要多一盤,可是他也是拖了很久,小籠包都冷掉被吃光了才來。這點相當不OK。


第三,有一個大陸幹部在我們吃飯的時候,拿著手機走到餐廳外面大聲大力地吆喝著對方。可是我們的位置是半開放的呀,這樣子混雜著大陸腔的罵語,這餐廳的品質至少裡面人員的品質堪慮。

最後,其實菜色並沒有什麼突出的部分,(也許是我們吃不慣大陸口味),價格也是偏貴,唯一受到讚譽的是辣椒魚,但我們在上海有吃過更好吃的。

 

 

 



一開始桌上的小菜,碟子很可愛。
娘親很讚賞他們的茶葉,我們用餐的時候有點了一壺包種茶,後來有點懊悔沒有挑一款茶回來。
聽說他們有一款魁龍珠很不錯(我猜測應該是菜單上的冶春綠揚春),也許改日應該去吃看看他的茶點(對於茶我還是願意再去一次喝喝看)。



雖然我這人沒什麼文化(?),但是揚州菜要點獅子頭這點我還曉得。
我家人沒有很喜歡這道,他們較喜歡台式紅燒口味。但我倒是也還蠻欣賞這道清爽口感獅子頭的,
我想若在冬天,白菜更甜美的時候,這品應該更佳。獅子頭是走很鬆軟的口感。獅子頭也不小(見下圖)。











肥肉不少,但是湯卻是很清雅的口感。我有點瞬間懷疑他是分開煮的。

冷盤↓ 維揚煲干絲~200大洋。




刀工的確了得,但是醬汁很平淡呀(傷心)。

炒青菜(中規中矩)。




蘇式薰魚,嘛普普通通,我上次去永康街的高記的這種魚也退步了。
不過,這不是上海菜嗎(?)。記得吃起來有點柴。





糟香鴨信(下圖),300大洋。
酒味頗重,搭著鴨舌彈牙的口感,不過鴨舌本來就貴。
這道可以點來吃吃看!





豆腐湯。我其實一直期待鎮江醋上桌T___T。這湯沒啥味道啊(重口味之人)。



不喜歡楊州炒飯啦,這粒粒分明到有點硬的口感我不喜歡。
我還是喜歡廣州炒飯。




恩,小籠包,不行。
相當的普通,那個皮皺褶包的不是很好,所以口感有扣分。
我覺得我在上海吃的都有贏過這個。




辣椒魚真的很彭湃,如果非要點一道菜的話,這道菜真的值得一點。
吃起來就是一口接一口,很順口的辣度跟鹹度,魚的鮮味有,但腥味全無。
如果不要等這麼久,真的很不錯。算是本日的最佳一品。
只是我覺得只有這一品,也無法讓我想再度走一遭呀。




當日共吃了三千大洋(看倌呀,這些可都是用血汗堆砌出來的心得)
眾人覺得似乎也沒有說很飽!!除了辣椒魚令人回味了一番,其餘的菜色就有點水過無痕的感覺。
說到此,那日我看到有朋友寫到,吃到好吃的東西固然快樂,
但下次是不是就又吃更好吃的才會品嘗到相同等級的快樂。這種快樂是膚淺的易逝的,
我看完就很傷心,其實如果許久未造訪的店面依然保持得原來的味道,
就算人事已非,對面的人不同了,你也不盡然是當年的你,但如果這一味仍相同,
那種單純美好的快樂亦是會加倍呀。好吧,我就是喜歡吃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ilicoco 的頭像
    kilicoco

    不斷膨脹的自我-kilicoco

    kilicoc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