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過年去香港的人都是白癡(哭)。
我去年剛好過年初一到初四去香港,幾乎沒有有名的店家是開的。
機票錢付的嘔得要死,好在最後一天有趕上鏞記開市,不然我肯定吐血身亡(疑)。
我去年剛好過年初一到初四去香港,幾乎沒有有名的店家是開的。
機票錢付的嘔得要死,好在最後一天有趕上鏞記開市,不然我肯定吐血身亡(疑)。

說起來還蠻害羞的(?)這是我第一顆米其林星星呢。
整體來說還不賴,雖然不到滿天燦星的地步,不過的確是一間不錯的餐廳。
(雖然說帳單有點令人小小流淚,更別提體重計了)
既然這次都千里迢迢的到了香港,而且農曆年的時候餐廳只開兩三隻小貓。
當然不忘,叫那個時候還在香港交換學生的男人打電話去幫我預定,
好在觀光客眾多,鏞記定位中文碼也通!不過他還是把我的姓氏聽錯了OTZ。
好在我長的一副忠良貌,代位者也不疑有他的帶我進去咧。
鏞記也可以採用網路訂位的功能(印象中只有七日前,若七日內預定需要以電話為主),
如果有要前去,預定一下餐廳可能比較不需要等候。
至於鏞記的來由這書袋子,就撇開不談了。
網路有謠言說,樓層越上,燒鵝越好吃?
我們當日是在2樓,不過因為也才吃一次,其實也無法評論。
一開始當然是要點這必點小盤,紅薑配皮蛋。
一個人半個皮蛋一坨紅薑印象中要七塊港幣。
這個我覺得其實吃起來很普通?!,


大略是蛋味不夠濃稠,我印象中近幾年來台灣一些溫泉皮蛋的口感都很溫潤而且口感也不賴。
因此,吃到鏞記的皮蛋時就沒有什麼驚艷的感覺,簡單來說是個吃過即可的餐點。

下張是例湯裡面的料。有夠恐怖的自成一大盤。
這邊的例湯果然跟一般店家有差別,
燴湯的材料,有蓮藕、紫菜絲(不確定)、油脂豐富的排骨、一些乾貨的貝類。
這樣子聲勢浩大的用料,但湯滑入餱時卻顯得清爽。
但喝起來只有紫菜(不確定)跟蓮藕很搶戲,燴過的配料也因長時間的燉煮吃起來各個相去不遠。

讓我有種雷聲浩大,卻只等來絲絲小雨的落差感。

印象中我們點的是半隻的燒鵝。
只記得鵝肉還蠻嫩的,但是似乎也不到驚天地泣鬼神的地步(?)。
值得讚許的部分在於,我覺得他這鵝挑選的肥瘦很適宜,不會過肥也不會太柴。

油亮亮的皮在上桌的時候的確讓人心情愉快就是了。
印象中是佐微甜的醬汁食用,當日的缺憾是座位的冷氣太強,
造成有些油脂比較豐富的菜色冷得很快。
我個人認為以一間這樣子等級的店家,這應該是一個需要注意的小地方。
冷氣送風口這樣子直打桌上的菜色,真的不怎麼好。
但,當日是鏞記開市的首日,似乎也不大好換位置,即作罷。
下盤是烤乳豬,好好吃!!!!
他只取跟皮連接大約三公分的肉,外皮烤得酥脆。
下面鋪著很滷的很入味卻不軟爛的花生,雖然有點貴,但我覺得很不賴!!


不知道為什麼,家裡二老覺得來香港,就是要吃臘肉炒芥藍。
經過了半年,還真的對這道菜沒啥印象。

下圖是預定菜色,松子雲霧肉。
我覺得用松子入菜的,都很適合從油膩的口味中殺出一抹清流。
肉滷得很軟爛,五花油質就這樣子在桌上搖搖晃晃地跟著我招手。
這道就是受冷氣影響最深的一道,吃到後來旁邊的油都凝固了(傷心)
店家有搭配脆瓜一起吃,可以去去油膩。
那個脆瓜超級酸,入口瞬間懷疑這是工業用醋醃製(失禮)。
不過真的是一小口脆瓜一大口五花肉佐點松子,很不賴,很下飯。
不過這一桌菜色道道下飯,哪來得這麼多胃吃飯。
說到米飯,香港的米真得很不好吃。
我就一邊吃一邊淚流滿面著想著,啊你們真應該吃一口台灣的米飯的!!!!
可惜呀!!!!而且我覺得一般茶樓提供的茶葉,也不怎樣。
鏞記算是裡面最不澀口的,但是,還是比我家隨手泡的不怎樣呀。
(謎:也許我不應該對於洗筷子水計較太多)



下面是蜜燒鵝肝,口感很濃密。邊邊還帶有微微的焦香。
喜愛內臟者,一樣也是預定菜,口味真的很甜,不喜歡食甜者可能不大適合。
但是入口即化,很值得預定一下。

我們只有六個人,一路從早上的蓮香樓吃到現在,戰力著實下滑,
實在也只能吃這麼多道菜。(謎:其實也不少)
整體來說,鏞記的確有它的火侯跟相對應的菜色,的確在行程規劃上,可以順道把這餐廳排進去。
總共就三道菜需特別預約,其餘的都隨時可以吃到。
本日只有牛腩這道預定菜沒有吃到,其他的都有吃到。
聽說鏞記的叉燒很不賴,但無奈當日已經在蓮香樓大戰了一場,又去吃了檀香蛋塔。
只好下次在訪的時候,找機會再來嘗嘗了。
全站熱搜